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云:“苏辛词,后人不能摹仿。南渡词人,沿稼轩之后,惯作壮语,然皆非稼轩真面目。迦陵力量,不减稼轩,而卒不能步武者,本原未厚也。后人更欲学之,恐又为迦陵窃笑矣。”宋词大家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往往为后人所摹仿,尤其是性子急、好激动者常将苏辛的“豪放”理解为粗放、直率。陈氏指出这类人未能真正认识“豪放”的本原所在,即苏辛何以要“豪放”,“豪放”有何实质?陈氏认为“豪放”乃以“沉郁”为本原,是苏辛性情学养品质之所为,并非简单表现在语言字句中,而是表现在内涵实质中。陈氏的认识对于如何正确师法古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