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人蔡嵩云对鉴赏的要求。《柯亭词论》曰:“看人词极难,看作家之词尤难。非有真赏之眼光,不易发见其真意。有原意本浅,而视之过深者。如飞卿《菩萨蛮》,本无甚深意,张皋文以为感士不遇,为后人所讥是也。有原意本深,而视之过浅者。如稼轩词多有寓意,后人但看其表面,以为豪语易学是也。自来评词,尤鲜定论。派别不同,则难免入主出奴之见。往往同一人之词,有扬之则九天,抑之则九渊者。如近世推崇屯田、梦窗,而宋末张玉田《词源》,则非难备至,即其一例。至于学识敷浅,则看词见解失真,信口雌黄,何异扣槃扪龠,目碔砆为宝玉,认骐骥作驽骀,更不值识者一哂矣。偏见多蔽,陋见多谬,时人论词,多有犯此病者”。蔡氏在这条论述中提出“真赏之眼光”的概念是强调鉴赏中的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就是鉴赏者有真知灼见,准确的鉴赏眼光和高超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正确鉴赏对象,发见对象的“真意”。蔡氏举例说明,由于鉴赏者水平不高的原因,会造成鉴赏评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从而造成鉴赏的失真和失败。甚至同一位作家或同一部作品,由于鉴赏者眼光的不同,能力的区别,往往会造成相距甚远的评价结果。因此,蔡氏强调“真赏”就是要求不断增强鉴赏者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消除评价中所带的“偏见”和“陋见”。蔡氏指出“偏见多蔽,陋见多谬”,就是指出了这种主观臆断式的评价的危害性,从而强调了以“真赏”见“真意”的客观、公允、正确的评论态度和评论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