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人张祥龄对词语言提出的要求。《词论》曰:“尚密丽者失于雕凿。竹山之鹭曰琼丝,鸳曰绣羽。又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翠簨翔龙,金枞跃凤之属,过于涩炼,若整匹绫罗,翦成寸寸。七宝楼台,盖薄之之辞。吴中七子,流弊如此。反是者又复鄙俚,山谷之村野,屯田之脱放,则伤雅矣。作者自酌其才,与何派相近,一篇之中,又不可杂合,不配色。意炼则辞警辟,自无浅俗之患。若夫与往情来,召吕命律,吐纳山川,牢笼百代,又非饾饤所知矣。”词要求锤炼,通过锤炼达到精炼而有文采的目的。锤炼要求自然,锤炼过分就流于雕凿,使词出现涩炼的流弊。但词不锤炼就流于鄙俗,同样不足取。因此,词的锤炼要注意既避之雕凿,又避之鄙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