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
【鉴赏】: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古乐曲名,原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填歌词,描绘边塞风光和战斗情景。仞:古代以周制八尺为一仞。羌:中国西部一个少数民族。杨柳:“折杨柳”,古代曲名;这里借指杨柳树。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境,是当时凉州最西境。这是作者初入凉州(今甘肃省武威)时所作。当时内地已春暖花开,杨柳青青;凉州一带还相当寒冷,杨柳刚露青;而玉门关外更冷,杨柳尚未发芽。作者目睹当地景色,耳闻羌笛吹奏的“折杨柳”调,而写出这首诗。原诗意思是:遥望黄河上游,像是一直伸到白云上空,一片孤城坐落在耸入云霄的高山之中。羌笛呀!你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调,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后来比喻某种思想(多指好的方面)到不了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现在引用,有时一反原意,把“不”字换成“已”字,比喻正确思想深入人心。
【原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