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在江苏句容、金坛两县之间,北与丹徒、南与溧阳交界。原名句曲山,巳山。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来此修道,遂名茅山。又称其三个主要山峰为大、中、小三茅峰。山上多溶洞,有华阳、良常、方隅、金牛等洞,很早即被道教用作社坛。自东汉以来,茅山即为国中道教中心之一。

答诏问(1)

(南朝·梁)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游茅山(2)

(唐)杜荀鹤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3),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石面进出木(4),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5)。

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6)

(唐)权德舆

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记程。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绝涧饮水碧,仙坛挹灏清(7),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

大茅峰(8)

(宋)王安石

一峰高出众峰巅,疑隔尘沙路几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9)。

人间已换嘉平帝(10),地下谁通句曲天(11)。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12)。

茅山(13)

(明)李东阳

丹阁烟霄外(14),登临万象分。槎排曲阿树(15),窗观溧阳云。种木耕岩石,寻芝采玉文(16)。遥因不死诀,来此叩茅君(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