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钱塘江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其地春秋时先为吴地,后属越归楚。秦于此设钱塘县,为会稽郡治,隋始置杭州,大业三年(607)改为余杭郡,唐复为杭州,其中天宝元年(742)至至德二年(757)亦曾改为余杭郡。五代钱镠以杭州为都城,建吴越国。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以升格为临安府的杭州为行都。元置杭州路,明、清均设杭州府。现为浙江省省会,杭州自古就有“天堂”的美誉,称东南第一形胜之地。秀丽多姿的西湖遐迩闻名,西湖周围分布的名胜古迹达70余处,其中灵隐寺、六和塔、岳王墓、虎跑泉等名胜,历来为中外游人称颂。
余杭形胜(1)
(唐)白居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2)。
绕郭荷花三十里(3),拂城松树一千株(4)。
梦儿亭古传名谢(5),教妓楼前道姓苏(6)。
独有使君年太老(7),风光不称白髭须(8)!
杭州春望(9)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10),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11),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杭蒂(12),青旗沽酒趁梨花(13)。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14)。
答客问杭州(15)
(唐)白居易
为我踟蹰停酒盏(16),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17),湖号钱塘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18),小航船亦画龙头。
听嗟水路无三百(19),官系何因得再游(20)。
忆江南(21)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22),郡亭枕上看潮头(23)。何日更重游?
送刘郎中牧杭州(24)
(唐)薛逢
一州横制浙江湾,台榭参差积翠间(25)。
楼下潮回沧海浪,枕边云起剡溪山(26)。
吴江水色连堤阔,越俗春声隔岸还。
圣代牧人无远近(27),好将能事济清闲。
酒泉子(28)
(宋)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29)。万家掩映翠微间(30),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31)。别来隋柳几经秋(32),何日得重游?
杭州呈胜之(33)
(宋)王安石
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34)。
林峦腊雪千家水(35),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36),寄与尘埃北客夸(37)。
望海潮(38)
(宋)柳永
东南形胜(39),三吴都会(40),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41),参差十万人家(4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43)。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佳(4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45),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46)。千骑拥高牙(47),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48)。异日图将好景(49),归去凤池夸(50)。
南吕一枝花(51)
(元)关汉卿
杭州景
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52),大元朝新附国(53),亡宋家旧华夷(54)。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55)。这答儿忒富贵(56),满城中绣幕风帘(57),一哄地人烟凑集(58)。
【梁州】百十里街衢整齐(59),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60)。松轩竹径(61),药圃花蹊,茶园稻陌,花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62),行一步扇面屏帏(63)。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64),吴山色千叠翡翠(65)。兀良(66)、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67),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68),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69)。
双调落梅风(70)
(元)周文质
乾坤内,山共水。论风流古杭为最,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71)。
寄杭州友人(72)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73)。
记得扁舟载春酒(74),满身花影听啼莺。
钱塘怀古(75)
(明)张以宁
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繁华忆昔时(76)。
天目山来孤凤歇(77),海门潮去六龙移(78)。
贾充漫世终无策(79),庾信哀情尚有词(80)。
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似西施。
钱塘怀古(81)
(清)朱芹忠
武林郁苍苍(82),山川征媚妩(83)。钱江浪卷浮,圣湖波吞吐(84),千峰拥翠屏,万家歌乐土。高风仰前徽(85),嘉绩垂万古(86):邺侯称神君(87),六井远斥卤(88);前白与后苏,风流勤政抚,到处多留题,芳声辉治谱(89)。东南名胜区,至今歌召杜(90);代兴讵无贤(91)?谈笑追前武(92)。
已亥杂诗(三百十五首录一)(93)
(清)龚自珍
浙东虽秀太清孱(94),北地雄奇或犷顽(95)。
踏遍中华窥两戒(96),无双毕竟是家山(9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