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大约在周初或更早一些,北京地区属古蓟国,后为燕召公封地,故北京古称蓟或燕。秦统一六国后置蓟县为广阳郡治,成为北京重镇。西汉改为燕王封地,东汉置幽州,三国魏改为燕郡。隋大业三年(607)改幽州为涿郡,唐复改为幽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范阳郡,玄宗时设幽州节度使,后改称范阳节度使。辽会同三年(938)改幽州为幽郡府,建为南京,作为陪都,开泰元年(1012)改为析津府。宋宣和五年(1123)归宋,改为燕山府。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迁都于此,改名中都。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取中都,至元元年(1264)定为陪都。1272年忽必烈改为大都,从此北京取代长安、洛阳、开封等地古都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明初朱元璋改为北平府,封四子朱棣为燕王于此。朱棣登基后,于永乐元年(1403)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清人入关后,仍定都北京。北京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三个王朝均定都于此,长达600余年,使其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中心座落着经元、明、清三代不断增修而成的大型宫殿群故宫,西郊原有以圆明园为代表的皇家“三山五园”,集中国古典园林之大成,现存颐和园仍然规模宏大,其他如香山、北海、中南海、天坛、雍和宫等均以各自的奇景异构吸引中外游客。市郊的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望蓟门(1)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2),笳鼓喧喧汉将营(3)。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4)。

沙场烽火连胡月(5),海畔云山拥蓟城(6)。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7)。

奉使诗(8)

(宋)苏辙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9)。首啣西山麓(10),尾挂东海岸。中开哆箕毕(11),末路牵一线。却顾沙漠平(12),南来独飞雁。君民异风气(13),自古习耕战(14)。上论召公奭(15),礼乐比姬旦(16)。次称望诸君(17)。术略亚孤馆。子丹号无策(18),亦数游侠冠。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19)。从来帝王师(20),要在侮亡乱(21)。功坚甚功玉,乘瑕易冰泮(22)。中原但常治,敌势要自变(23)。会当挽天河(24),洗此生齿万(25)。

出都(26)

(元)马祖常

长城怀古处,身在日华东(27)。水出卢龙塞(28),山连碣石宫(29)。沙鸥终自由,霜树忽然红。云海鸿蒙气(30),归帆杳霭中(31)。

燕都(32)

(元)宋褧

万户千门气郁葱(33),汉家城阙画图中(34)。

九关上彻星辰界(35),三市横陈锦绣丛(36)。

玉碗金杯丞相府,珠幢宝刹梵王宫(37)。

远人纵睹争修贡(38),不用雕戈塞徼通(39)。

早春燕城怀旧(40)

(明)刘崧

金水河枯禁苑荒(41),东风吹雨入宫墙。

树头槐子子未落,沙际草芽青已黄。

北口晚阴犹有雪(42),蓟门春早渐无霜(43)。

城楼隐映山如戟(44),笳鼓萧萧送夕阳(45)。

帝京诗(46)

(明)王廷相

帝京南面俯中原,王气千秋涌蓟门。

渤澥东波连肃慎(47),太行西脊引昆仑。

九皇天运坤维奠(48),万国星罗北极尊(49)。

尧舜升平见今日(50),按图形胜不须论(51)。

一斛珠(52)

(清)彭孙贻

燕京秋夕

衰荷病叶,助人愁绪闲凄切(53)。桑干夜色卢沟月(54),流火频飞(55),点点萤明灭。思归小梦轻于蝶,剪西风,暗灯花灺(56),关河夜冷人踪绝(57)。万叠青山,遮断东南缺。

燕京八景(58)

(清)无名氏

银桥观山隐约间(59),金台夕照晚云烟(60)。

居庸叠翠三边好(61),琼岛春阴二月间(62)。

太液晴波情不尽(63),卢沟晓月月栏栅(64)。

蓟门烟雨空余树(65),玉泉垂虹八景全(6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