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的黄河中。相传有大鱼无数积于此处的水口不得上,上者即为龙,故为龙门。山砥柱中流,中豁如门,黄河之流从中奔腾而下,声震山野,巨浪滔天。《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禹的功德,故又称为禹门。因地处古秦晋的交通渡口,遂又称禹门口。山上原有禹王庙,已毁。现建有铁索桥、公路桥和铁路桥,三桥并列,横跨黄河上空,十分壮观。

龙门山(1)

(唐)沈佺期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长亘四五里(2),宛转复嵌空。伏濡呴潜石(3),瀑水生轮风(4),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5),藻葩乘彩虹(6)。我行当季月(7),烟景共春融。江关勤亦甚,崿意难穷(8)。誓将息机事(9),炼药此山中。

禹门(10)

(明)薛瑄

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河滚滚来。

更欲登临穷胜景(11),却愁咫尺会风雷(12)。

禹门叠浪(13)

(明)孟养浩

登眺龙门眼界宽(14),层层雪浪逐飞湍(15)。

分明圣迹昭千古(16),莫作寻常景物看。

龙门(17)

(清)顾炎武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18)。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19)。入庙焄蒿接(20),临流想象存。无人书壁间(21),倚马日将昏。

禹门(二首)(22)

姚奠中

不见家山十二年(23),归来满目尽凄然。

蒸民乃立思神禹,古渡斜阳哭逝川。

禹庙东西尽劫灰,洪流山峡挟风雷。

山川不改豺狼突,岂有神功动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