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北部,大运河纵贯南北。秦于此设县。因地处淮河以北,故名淮阴。汉刘邦封韩信为淮阴候,后魏置淮阴郡,明改淮阴县为清河县,属淮安府。1958年设淮阴市,现市辖淮安市和淮阴、洪泽等十一县。
淮阴行(1)
(唐)刘禹锡
今日轻船头,金乌指西北(2)。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夜泊淮阴(3)
(唐)项斯
夜入楚家烟(4),烟中人未眠。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5)
淮阴(6)
(宋)梅尧臣
青环瘦铁缆,系在淮阴城。水胫多长短(7),林枝有直横。山夔一足走(8),妖鸟九头鸣。韩信祠堂古,淮将胯下平(9)。
元日登淮阴城楼眺望(10)
(清)王士禛
首旦招同契(11),乘城眺远空。淮流千里逝,楚服八州雄。曲磴摇星阁(12),层台控帝宫(13)。烟花明灭里,形胜去来中。万瓦飞鳞脊,诸圻错绣丛(14)。横栏虚隐雾,高铎响迎风(15)。隔岸烽墩合,前楼戍鼓通。天连平楚白,日射远波红。绕郭回樯橹,翻云翳雁鸿(16)。丹床怜斗粟,食邑重良弓(17)。鲁地原迤北(18),吴关宛在东(19)。升垣淮属耳(20),划界笑重瞳(21)。柏酒留时令(22),椒盘验岁丰(23)。登临能赋咏,端的藉群公(2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