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西北大明寺西侧。北宋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建。从堂上望去,惟见江南诸山拱揖栏前,故名平山堂。现有建筑是清同治年间重建,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平台。为扬州重要游览处。
朝中措(1)
(宋)欧阳修
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2),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登平山堂寄永叔内翰(3)
(宋)刘敞
芜城此地远人寰(4),尽借江南万叠山(5)。
江气朝横飞鸟外(6),岚光平堕酒杯间(7)。
主人寄赏来何暮。游人消忧醉不还。
无限秋风桂枝老,淮南仙去可能攀(8)。
次子由平山堂韵(9)
(宋)秦观
栋宇初开古寺闲(10),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11),天转江南碧玉宽(12)。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13)。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14)。
招缙云守关彦选教授曾彦和集
平山堂次关韵(15)
(宋)晁补之
蜀冈势与蜀山通(16),龙虎盘拏上紫空(17)。
小语还忧惊太一(18),高堂原自在天中。
少师杨柳无遗迹(19),承旨歌谣有旧风(20)。
斜日芜城自兴感(21),忘怀犹喜故人同(22)。
平山堂(23)
(明)文徵明
平山堂上草芊绵(24),学士风流五百年(25)。
往事难追嘉祐迹(26),闲情聊试大明泉(27)。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28)。
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29)。
上巳平山堂试第五泉(30)
(清)黄云
栖灵寺畔涓涓濑(31),细路松间我旧谙(32)。
最是禊辰宜水洁(33),偏于乡味觉泉甘(34)。
吟诗客爱亲寒碧,洗钵僧多就石潭(35)。
夕照马嘶人去后,独留清浅伴烟岚(36)。
平山堂(37)
(清)金农
廿四桥边廿四风(38),凭栏犹忆旧江东(39)。
夕阳返照桃花渡(40),柳絮飞来片片红(41)。
平山堂
羊春秋
江南林壑与堂平,壁上龙蛇百态生(42)。
六一宗风谁得似(43),中天明月大江横(4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