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楞伽山、上方山、报恩山、观音山。在苏州城西12公里,东临石湖,迤北为宝积山、郊山。山多平石,晋高僧支遁曾隐此,平石为“硎”,故名支硎。五代时山上有观音院,唐建报恩寺。原有南、中、北峰三寺,均废,古迹如石室、寒泉等,多与支遁有关。山上有楞伽寺塔。
观音山(1)
(唐)白居易
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2)。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净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自惭衰鬓上,犹带郡庭尘(3)。
支硎山(4)
(明)王宠
支硎特峻秀,平地插芙蓉(5)。面面开霞壁,层层折剑峰。白鹇巢野竹(6),苍鼠戏长松(7)。远忆道林辈(8),低头礼数峰(9)。
八月十八日同介公楞伽山看串月,歌以纪之(10)
(清)徐菘
吴门山水谁最胜?石湖一片明如镜。
缘涯上耸楞伽山,东望淡台恰相映(11)。
虎丘八月齐停桡(12),歌楼舞榭喧笙箫。
大潮望后甫三日(13),游人尽向行春桥(14)。
为言串月此间有,张灯酣宴忘夜久。
惟有知者百余人,兀坐望湖亭上守(15)。
我来亭上已几回,移筇啜茗趺苍台(16)。
月高一丈始吐出,层层金塔重湖开。
塔尖倒射楞伽下,流光十里从中泻。
中间村落与沙洲,如现栏干及檐瓦。
观者抚掌称大奇,试问游船都不知(17)。
昔人所见更奇绝,宝带桥横作天阙。
玉轮初出无纤云,六十二洪各一月。
斯时白道当桥中,或言十七、十九日犹同(18)。
山僧闭户樵夫返,何人清兴窥朦胧(1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