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


又称海宁潮,在海宁县盐官镇附近。由于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状,江口阔而江身狭,起潮时,海水从宽阔的湾口涌入,两旁受到逐渐狭小的江岸约束,形成涌潮。潮头落差可达12米。附近有中山亭、观潮亭、镇海塔等亭台,可供观赏。

浪淘沙(1)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2)。

须臾却入海门去(3),卷起沙堆似雪堆。

忆钱塘(4)

(唐)李廓

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5)。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酒泉子(6)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7)。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8),手把红旗旗不湿(9)。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0)。

十七日观潮(11)

(宋)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12),瑶台失手玉杯空(13)。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钱塘观潮(14)

(清)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15)。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16)。鸱夷有遗恨(17),终古使人哀。

满江红(18)

(清)曹溶

钱塘观潮

浪涌蓬莱(19),高飞撼、宋家官阙。谁荡激、灵胥一怒(20),惹冠冲发(21)。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22),堆成雪。鲛人舞(23),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24)。

海宁观潮有作(25)

柳亚子

无端来看浙江潮,郁怒秋心未易销。

岂是湖山灵气尽,直同杯水戏堂坳。

婆留割地心原壮(26);胥种扬灵事更讹(27)。

我亦廿年惭后死,射潮穿冢两蹉跎(28)。

海宁观潮

陈迩冬

未见涛头十丈高,三千弩手不须招(29)。

一时汗雨杂秋雨,卅里人潮压海潮。

落日江山青带紫,回车士女议方嚣(30)。

卜居倘近钱塘岸(31),夜夜难堪伍相号(3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