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又称霍山、潜山、潜岳、皖公山、皖山,在潜山县西北,海拔1900米,是全省最高的山峰。雄伟和秀丽是天柱山的两大特色。早在西汉时期,它就驰名宇内,汉武帝刘彻曾于元封五年(前106)冬登天柱山,封其为南岳(隋以后改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它便成为全国名山之一。山上景点遍布,天柱峰、野人寨、诗崖等上百处自然景观各具风采,各种宫、祠、堂、庙、亭、台、楼、阁达100多座。现已辟为安徽的游览胜地。

江上望皖公山(1)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晚公山(2),巉绝称人意(3)。独游沧江上(4),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5),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6)。待吾还丹成(7),投迹归此地。

望皖山马上作(8)

(宋)王安石

亘天青郁郁(9),千峰互崷崪(10)。收马倚长崖(11),烟云争吐没。远疑嵩华低(12),近岂潜衡匹(13)。奚为鲜眺览(14),过者辄仓卒。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15)。旁行告予言,世孰于兹忽(16)?邃深不可俯,诸藏尽妖物。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17)。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18)。谁将除茀涂(19),万里游人出?

游潜峰(20)

(宋)徐俯

昔年会稽探尚书(21),探得六甲开山图(22)。

载之潜南天柱山,上侵霄汉下渊泉(23)。

真人秘语世不传(24),但见绝顶蒙云烟。

汉武射蛟浮九江(25),舳舻千里来枞阳(26)。

筑坛祈山瞻杳茫(27),茂林桧柏空青苍。

石牛一卧叱不起(28),白鹿还归深洞里(29)。

二月灵鹤有来时(30),洞口桃花泛流水。

潜山古风(31)

(明)罗庄

淮南胜地称舒州(32),人烟浩渺林木稠。

山奇水秀是灵秘,古云十景何清幽(33)!

嵯峨天柱起天杪(34),俯视群峰绝低小。

年多积雪类琼瑶(35),日炙风暄融未了(36)。

何人坐石临溪涯,笑挹酒岛倾流霞(37)?

一杯之泉天所酿,至今风味犹堪夸。

山谷岩深泉澈底,清音乱入群僧耳。

悠悠深涧出前山,一色瑶光净如洗。

乔公二女秀所钟(38),秋水并蒂开芙蓉。

只今零落遗故址(39),令人千古思余风。

诗崖石刻藏幽谷(40),水咽泉鸣如嗽玉(41)。

琉璃击碎韵铿锵,清气逼人清彻骨。

仙人炼药已成丹(42),飙车一去何当还(43)?

火冷丹炉烟未息,至今仙迹余名山。

舒王台上古时月(44),曾见舒王为相业(45)。

年年月出有亏盈,相业污隆何足说(46)。

吴塘烟晓波溶溶(47),扁舟一叶西还东。

纷纷行客过复渡,犹诧曹瞒筑堰功(48)。

古洞石牛生特异,头角峥嵘颇相似。

当时鲁直笑攀骑(49),铁笛吹残鞭不去。

九龙井畔多灵湫(50),西风日夕寒飕飕。

居民不特少蚊蚋(51),六月不热疑清秋。

天生好境在人世,阆苑蓬莱奚足贵(52)?

何当结屋傍潜峰,收拾诗瓢贮清气(53)。

听僧悟成话天柱之胜(54)

(清)马敬

听说高峰北斗连,七千七百薜萝牵。

传为汉代副南岳(55),别是人问一洞天(56)。

断涧石桥通曲磴,片云灵雨出飞泉。

登临最好春三月,直待东风上翠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