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醉翁亭


在琅琊山下,又名谓亭,系宋庆历年间琅琊寺僧智仙为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而建。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常到此闲游,宴饮小憩,并撰《醉翁亭记》一文,以记其美。亭屡经废兴。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周墙上布满碑文、刻石,苏轼手书《醉翁亭记》一文立于宝宋斋内。现已扩展成一座小型园林,

题滁州醉翁亭(1)

(宋)欧阳修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2)。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3),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4)?丝竹不胜繁。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5)。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游醉翁亭(6)

(明)王世贞

峰回路转亭翼然(7),作亭者谁僧智仙(8)。

后有醉翁醉流连(9),跻攀石磴披云烟(10)。

觥筹交错开宾筵(11),杂陈肴蔌酌酿泉(12)。

树木阴翳飞鸟穿(13),人影散乱夕阳巅。

古往今来知几年?醉翁耿耿名姓传(14)。

一从文字勒石坚(15),至今草木争光妍。

我欲亭下渔且田(16),日卧醉翁文字边。

朗然高诵心目悬,山中鹿豕相周旋。

吐吞云梦轻尘缘(17),但苦俗虑纷纭牵。

寥寥千载如逝川(18),谁与醉翁相后先(19)?

游醉翁亭(20)

(清)陆宝书

郊外探幽风日清,青山一带白云生。

峰随流水声边转,人在欧阳记里行(21)。

芳草又沾新雨绿,孤亭常傍夕阳明。

凭临往迹追前哲(22),花落莺啼无限情。

游琅琊山醉翁亭

刘夜峰

琅琊深秀翠千重,夏木阴繁一径通。

细细泉声疑是雨,丝丝凉意不因风。

千年碑碣传坡叟(23),万点梅花忆醉翁(24)。

为有二贤遗泽在(25),名山山色更葱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