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宝晋斋,在今无为县城内图书馆大院。宋崇宁年间,知无为军的著名书画家米芾,为收藏晋人古籍画卷而建。芾为官清廉,后人为纪念他而易名。祠边有墨池、投砚亭。相传米芾常在亭中吟诗作画,因厌池中蛙声不辍,即书一“止”字,裹砚投之,蛙声遂禁,而池水变墨,墨池和投砚亭由此得名。池亭后遭毁坏,明、清两代几经修缮。抗日战争中又夷为平地,后依原样重建。
题米公拜石图(1)
(明)阎志
休讶南宫拜是颠(2),冰心原与石同坚(3)。
欲知狂喜相逢意,一月当天映万川。
墨池蛙鼓(4)
(明)吴名鏊
池翻墨瀋漾虚亭(5),亭畔蛙传鼓吹声(6)。
丝竹果谐宁尔禁(7),官私无为竟何鸣!
闹成侠吏愁千古,催断公庭梦六更。
神化几人同米老(8),从他投砚不须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