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秦称黟山。因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747)更名为黄山。方圆250公里,精华部分154平方公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山上湖、瀑、溪、潭争奇斗艳。著名胜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主要景点有玉屏楼,始信峰、天都峰、慈光阁、半山寺、温泉、排云亭等。玉屏楼(文殊院旧址)背靠玉屏峰。在此,前可观前海云雾,后可眺白鹅岭竞秀,右侧可见莲花、莲蕊两峰插云,左侧可望天都峰危峙。楼下有蓬莱三岛奇石,楼旁有迎客和送客两松。全山奇伟险幻,气象万千,珍禽异兽遍地皆有。集泰岳、华山、衡岳、匡庐、雁荡、峨眉之长,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1)

(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2),三十二莲峰(3)。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4)。伊昔升绝顶(5),下窥天目松(6)。仙人炼玉处(7),羽化留余踪(8)。亦闻温伯雪(9),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10),攀岩历万重(11)。归休白鹅岭(12),渴饮丹砂井(13)。凤吹我时来(14),云车尔当整(15)。去去陵阳东(16),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渡(17),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18)。

郡治楼望黄山(19)

(唐)韦绶

郡斋北望春光好(20),平楚无云秋望宽(21)。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云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22)。

莫怪寓名同岳号(23),暂图瞻眺近长安。

沁园春

(宋)汪莘

忆黄山(24)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25),雪后春正取次游(26)。亲承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邱(27),有丹枕玉床犹在不(28)?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29);翠微霜晓,仰盼龙楼(30)。砂穴长红(31),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问蚤修(32)?谁知此?只原头白鹿,水畔青牛(33)!

碧山访友(34)

(宋)张九成

万仞巍然叠嶂中(35),泻来峻落几千重。

森森桧柏松花老(36),又见黄山六六峰。

晓看黄山(37)

(宋)郑震

奇峰三十六,仙子结青鬟(38)。日际云头树(39),人间天上山(40)!九州人共仰(41),千载鹤来还(42)。遥见樵苏者(43),披云度石关(44)。

游黄山(45)

(元)郑玉

江左诸峰罕出群(46),谁云华岳与平分(47)。

几千百涧流苍玉(48),三十六峰生白云。

幽谷高人抱真独(49),荒崖野草剩芳芬。

几回独向风前立(50),夜半吹箫天上闻(51)。

夜月对黄山酌偶成(52)

(明)刘元凯

举世逐纷华(53),道人秉幽独(54)。天游寄黄山(55),奇绝不可述。芙蓉开不凋(56),石笋煮不熟(57)。上有双白鹇(58),下有丹泉浴(59)。明月展碧空,光映三十六(60)。入此酒杯中,清辉润诗骨(61)。

黄山作(62)

(明)吴可文

接天寒翠隐仙关,怅望灵区莫可攀(63)。

每向雨余觇叆叇(64),时从松际听潺湲(65)。

幻来只觉都无我,奇处翻疑不是山(66)。

拟筑茅茨傍丹壑(67),门前时看海云闲。

黄山杂诗(十六首录一)(68)

(清)孙洤

名山刻画总支离(69),万态千容到始知。

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成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70),松不雷同总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71)。

黄山颂

刘海粟

昔我师黄山,今作黄山友。黄山盘薄三千里,九度登临值重九(72)。万顷碧嶂波涛连,千仞紫霄龙蛇走。松石海泉成四绝,湖溪潭瀑叹无偶。秦岱虽雄伟,西岳徒峭陡。匡庐衡嵩及峨眉,五岳名山此尽有。青鸾紫石耸天都,云际莲花皆探首。老龙石柱跃龙门,狮子松林云外吼。崔巍宝塔压轿顶,罗汉望仙合掌久。夫子卧云餐丹霞,醉翁磨槃莲蕊酒。踏遍翠微出玉屏,始信仙都望北斗。山乎终古寿无垠,我欲与之长相守。

临江仙

吴丈蜀

赞黄山(73)

竞说黄山天下绝,来观便已消疑。群峰云绕幻迷离,有松皆叹怪,无石不称奇。

登上莲花峰顶望,众山浓淡高低。曙光亭里待晨曦。观云西海去,通向武陵溪。

游黄山(74)

林锴

风扶万屐上天都,七十二峰春可呼。

不为筋骸就衰惫,却嫌岩壑太崎岖。

玉屏洗象雨声急,天海钓鳌云浪粗。

始信蟠崖老龙种,三千鳞鬣世间无(7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