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在泰山西北麓长清县方山之阳。前秦苻坚永兴中(357年)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数十区”。据载:“东晋京兆竺僧朗,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初止琨瑞山降锡焉,往来于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故称“灵岩”。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寺院被毁。北魏孝明帝正光初(520),法定禅师在方山之阴重建神室寺,后迁方山之阳始名灵岩寺·寺盛于唐,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同称天下寺院“四绝”。寺内殿阁错落,松柏摩天,寺周群山环抱,幽深曲奥。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之说。

题灵岩诸峰(1)

(唐)钱起

向上看霁色,步步豁幽性。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石棚有余好(2),霞残月色映。上诣朗公庐(3),孤峰悬一径。云里隔窗火,松间上山磬(4)。客到两忘言(5),猿心与禅定(6)。

宿灵岩寺(7)

(唐)戴叔伦

马疲盘道峻(8),投宿入招提(9)。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10)。偃腹虚檐外(11),林空鸟恣啼(12)。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13)

(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14),千岩青霭落潺湲。

山祗啸聚荒禅室(15),象众低摧想法筵(16)。

雪足莫辞重趼往(17),东人香火有因缘(18)。

秋日灵岩道中(19)

(明)薛瑄

路入山门景便幽,高风不断石林秋。

照人霜叶红于染,拂袖岚光翠欲流(20)。

几过野桥横绝涧,遥从古刹见高楼(21)。

北峰真与天相接(22),更拟攀萝到上头(23)。

灵岩寺(二首录一)(24)

(清)申涵光

天畔灵岩已昔闻,石桥花雨正纷纭(25)。

枫林乱掩浮图出(26),黛色遥从泰岱分。

古殿横阑迷赤箭(27),秋泉带叶下青云。

伊蒲会罢僧厨饭(28),倚杖看碑到日曛(2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