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劳山,牢山,亦名辅唐山,鳌山。在青岛市东郊,绵亘于崂山县境内,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主峰名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633米。海山相接,水气岚光,雄奇壮阔,灵秀幽清,古代多有帝王登山寻求仙药。宋元以来,寺观次第兴建,遂成道教名山。现有上清宫、下清宫、太平宫等古迹和狮子峰、梳洗台、明霞洞、龙潭瀑等自然景观,崂山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多凉风,为避暑胜地。
崂山(1)
(唐)李白
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2);亲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3)。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4)。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5),飞步升云车(6);愿随夫子天坛上(7),闲与仙人扫落花。
崂山导引择录石刻二首(8)
(元)丘处机
五岳曾经四岳游(9),群山未必可相俦(10)。
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11)。
重岗复岭势崔嵬(12),照眼云山翠作堆。
路转山坳三百曲(13),行人一步一徘徊(14)。
崂山(15)
(明)陈沂
蓬莱之山乱插天(16),大崂小崂青可怜(17)。
清秋播荡入沧海(18),落日缥缈生晴烟。
眼前此景出人世,便可羽化凌飞仙(19)。
挹取南溟酌北斗(20),枕石大醉云峰巅。
崂山观海市作歌(21)
(清)蒲松龄
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22)。
直将长袖扪三台(23),马策欲挝天门开(24)。
方爱澄波净秋练,乍睹孤城悬天半:
!埤堄横亘最分明(25),缥瓦鱼鳞参差见(26);
万家树色隐精舍,丛枝黑点巢老乌(27);
高门洞辟斜阳照(28),晴光历历非模糊;
襁属一道往来者(29),出或乘车入或马;
扉阖忽留一线天(30),千人骚动谯楼下(31)。
转眼城廓化山丘,猎马百骑皆兜牟(32);
小坠腾骧逐两鹿(33),如闻鸣镝声飕(34)。
飙然风动尘埃起(35),境界全空幻亦止。
人世眼底尽空花,见少怪多勿须尔(36)。君不见:当年七贵赫如云(37),炙手热焰何腾熏(38)!
崂山(二首录一)(39)
(清)尤淑孝
山海连绵面面开,一朝游览亦奇哉。
路从石隙盘旋上,潮自天边浩荡来。
脉脉絮云笼水际(40),纷纷雪浪扑山隈(41)。
华岩楼畔凭栏后(42),澜碧峦青绕梦回。
木兰花令
吴调公
《文心雕龙》学会之暇,游崂山太清宫访蒲留仙旧迹。与张光年、徐中玉、王达津、詹鍈、章正续五同志于耐冬树下、“绛雪”碑前,合影留念。
花影绛雷,幻作佳人何丽映(43)!漫说荒唐,寄语妖狐总断肠。 蓬菜新禊(44),纵论《文心》千古事。影证兰亭,秀挹沧溟分外青(4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