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子伏牛山脉,其主体在河南登封县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东西绵延约60余公里。古称外方山。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东周始定嵩高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此地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为太室、少室、玉柱、凤凰等七十二峰。嵩顶又名峻极峰。历代为著名游览胜地,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著名者如嵩岳寺塔、少林寺、中岳庙、初祖庵、嵩阳书院等。
嵩岳闻笙(1)
(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绛唇吸灵气(2),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3)。昔去落尘俗(4),愿言闻此曲(5)。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6)。神仙乐吾事(7),笙歌铭夙心(8)。
归嵩山作(9)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10),车马去闲闲(11)。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12)。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13),归来且闭关(14)。
送闻上人游嵩山(15)
(唐)欧阳詹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16)。
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17)。
别子由(18)
(宋)苏轼
先君昔爱洛城居(19),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宅吾岂敢(20),试向伊川买修竹(21)。
又闻缑山好泉眼(22),傍市穿林泻冰玉(23)。
遥想茆轩照水开(24),两翁相对清如鹄(25),
初见嵩山(26)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登嵩山(二首录一)(27)
(明)方承郁
宛转丹梯历几重,削成二十四芙蓉。
秋声不断天中雨,朔气疑吹涧底钟(28)。
突兀冈频空翠染,参差碑半古苔封。
兴来直借浮丘鹤(29),为上嵩山第一峰。
望嵩山(30)
(清)吕守曾
三十六峰如髻鬟(31),行人来往舒心颜。
白云蓬蓬忽然合(32),都在虚无缥缈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