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


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横跨在穿过洛阳城的洛河之上,有天汉津梁的气象,故名天津桥。唐代亦称洛阳桥、津桥等。北对宫城正门,两侧为南北大道,是隋唐京都繁华的中心。“天津晓月”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今洛阳桥东的河床中,有一孔石拱桥基,上建方形小亭,相传此即宋代天津桥遗址。

洛桥晚望(1)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2),月明直见嵩山雪(3)。

天津桥望春(4)

(唐)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

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

宫莺衔出上阳花(5)。

首尾吟(一百三十五首录一)(6)

(宋)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7),诗是天津伫立时(8)。

有意水声千古在(9),无情山色四边围(10)。

孤鸿远入晴烟去(11),双鹭斜穿禁柳飞(12)。

景物不妨闲自适(13),尧夫非是爱吟诗。

天津晓月(14)

(明)邱起凤

白泛东方星渐稀(15),月斜印水水侵矶(16)。

渡舟欲棹嗔鸥乱(17),客马初嘶见雁飞(18)。

曙色依微摇树影,波光空翠染征衣(19)。

故梁已毁哲人逝,纵有鹃鸣谁见机(2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