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芒山”,古亦称“平逢山”或“郏山”。在洛阳之北,黄河之南,为崤山支脉,东西长190余公里。因土质深厚,地近京畿,是安葬死者的好地方,历代在洛阳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死后多葬于此,墓冢众多。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武王伐纣,集八百诸侯于邙山会盟以来,晋、北魏、东魏、隋、唐等各代战火不绝。邙山亦是人们登临胜地,“邙山晚眺”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七哀诗二首(录一)(1)
(晋)张载
北芒何垒垒(2)?高陵有四五(3)。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恭文遥相望(4),原陵郁(5)。季世丧乱起(6),贼盗如豺虎(7)。毁壤过一抔(8),便房启幽户(9)。珠柙离玉体(10),珍宝见剽虏(11)。园寝化为墟(12),周墉无遗堵(13)。蒙笼荆棘生,蹊径登童竖。狐兔窟其中,芜秽不复扫。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14)。昔为万乘君,今为丘中土。感彼雍门言(15),悽怆哀往古。
邙山(16)
(唐)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17),山上唯闻松柏声。
北邙行(18)
(唐)王建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19)。
天涯悠悠葬日促(20),冈阪崎岖不停毂(21)。
高张素幕绕铭旌(22),夜唱挽歌山下宿(23)。
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24)。
车辙广若长安路,嵩草多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25),尽向坟前作羊虎(26)。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27)。
中吕·山坡羊
(元)张养浩
北邙山怀古(28)
北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邙山晚眺(29)
(明)邱起凤
北邙麓带洛阳城,向晚登临感慨生。
断碣偶留前代谥(30),枯杨传是故家茔。
兔嬉返照离幽窟(31),狐待月华依野荆(32)。
市井灯火闪若磷(33),孤烛升影如梦境。
北邙山行(34)
(清)吴锡麒
朝望北门山(35),其下有车马。纷纷白衣冠,云是送葬者。丰碑螭首高屹云(36),不知谀墓何人文(37)。白杨树下悲风起,故鬼啾啾语新鬼(38)。几家寒食奠酒浆(39),几处宿草眠牛羊。华表不归千载鹤(40),今古聚成一丘貉。君不见炙手可热势绝伦(41),一朝棺翣缠其身(42)。门生故吏各自去(43),谁是坟前下马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