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址在蛇山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有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故名。历代屡毁屡建,新建的黄鹤楼在蛇山之巅,是一座仿木结构的建筑。楼高五层,共四十九米,攒尖顶,层层飞檐。登楼可观浩瀚长江的壮丽景色。
黄鹤楼(1)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2),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3),芳草萋萋鹦鹉洲(4)。
日暮乡关何处是(5),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7),烟花三月下扬州(8)。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9)
(宋)陆游
手把仙人绿玉杖(10),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11),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12)。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13)?
黄鹤楼用崔颢韵(14)
(元)丁鹤年
西风黄鹤旧矶头(15),皎月中分此夕秋。
乌鹊无依频绕树(16),鱼龙有喜竞乘流。
烟云尽卷天愈大,河汉低垂地欲浮(17)。
拟买桂花陪胜赏,老来句佳恐难酬。
黄鹤楼(18)
(明)郭正域
楼阁重重上女墙(19),昔人曾此醉为乡。
烟横巫峡千山远(20),雨过潇湘一水长(21)。
依旧空中云尽白(22),不闻市上鹤曾黄。
从教玉笛频吹彻(23),只恐神仙亦渺茫。
登黄鹤楼(24)
(明)杨慎
江上高楼海内名,登临此地古今情。
风前估客蒲帆影(25),夜半仙人玉笛声。
春水雪消巴子国(26),烟波晴接汉阳城。
东南暇日多嘉会(27),笑指浮云望太清(28)。
望海潮
(清)鲍鼎铨
黄鹤楼(29)
岚气浮空(30),潮声带雨,名区自说江湘。赤壁崟崎(31)、洞庭浩渺(32),天边不断帆樯(33)。楼阁俯斜阳。正烟云万里,归鸟千行,独鹤飞回,忽传玉笛韵悠扬。
凄凉。鹦鹉堪伤。萋萋芳草,满眼沧桑。夜静月明,涛生天上,看来一片昏黄。佇立向茫茫(34),有渔舟杳霭(35),芦荻青苍(36)。把酒中流,当年顾曲想周郎(37)。
岁暮登黄鹤楼(38)
(清)陈恭尹
郊原草树正雕零(39),历历高楼见杳冥(40)。
鄂渚地形浮浪动(41),汉阳山色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42)。
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路托仙翎。
登黄鹤楼(43)
(清)刘鹗
清晨携酒出花堤,试一登临万象低(44)。
神女昔留苍玉珮(45),土人犹唱白铜鞮(46)。
江流直扑严城下,山势争趋汉水西。
此去荆州应不远,倩谁借取一枝栖(47)。
眺黄鹤楼故址(48)
(清)吴趼人
仙人黄鹤好楼台,几辈登临眼界开。
一水便违凭吊愿,半生曾许卧游来。
苍茫烟雨迷陈迹(49),多少山河共劫灰(50)。
名胜不留天地老,只今回首有余哀。
登黄鹤楼(51)
于右任
登楼眺吴楚(52),形势望中分。倚剑一长啸,悲声万里闻。孤峰独无偶,小鸟自成群。回顾无人语,江山起夕曛(53)。
菩萨蛮
毛泽东
黄鹤楼(54)
茫茫九派流中国(55),沉沉一线穿南北(56)。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57)。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58),心潮逐浪高!
题新黄鹤楼(59)
孙轶青
黄鹤飞归新鹤楼,
悠悠愁绪从今休。
人间早换新天地,
江上亦非旧春秋。
江汉合流舟似箭,
龟蛇交臂客如流(60)。
感时深悔归来晚,
崔颢诗情应更稠。
登黄鹤楼
陶然
仙人若乘黄鹤归,
必惊故园面貌非。
江城五月梅花落,
耳边犹闻玉笛吹(6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