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桃源县西南15公里水溪附近。这里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开始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
寻桃源(1)
(唐)张乔
武陵春草齐(2),花影隔沉溪。路远无人到,山空有鸟啼。水回青嶂合(3),松偃绿萝低(4)。世上迷途客,经兹尽不迷。
桃花源(5)
(元)黄潜
山容惨惨将为雨(6),云气垂垂欲傍花(7)。
莫问前村何处觅,垂萝盘石即仙家(8)。
游桃花源(9)
(明)李载阳
春山濛濛千万叠(10),春树霏霏烟霭结(11)。
一涧天浮碧玉波,桃花两岸飞红雪(12)。
十年梦想来桃源,今见松萝远近村(13)。
不遇当时避秦客,白云犹自护柴门。
兰桡荡入空波里(14),仙家殿阁群峰起。
汉业秦基烟莽中(15),悠悠惟有清溪水。
桃源道中(16)
(明)谢肇淛
春风篱落酒旗闲,流水桃花映碧山(17)。
寄话渔郎莫深去,洞中未必胜人间。
桃源舟中(18)
(清)水卫
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
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19)。
沿溪渔父频回棹(20),夹岸桃花半落英(21)。
我欲泊舟寻大隐(22),仙源鸡犬莫相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