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


在广州西北15公里小北江与流溪河的汇合处。以两岸有山对峙,夹壁如门而得名。古代是南北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平南越时,南越丞相吕嘉在此阻击汉将杨仆楼船的南下:清兵二次入粤时,明将于此拒抗。古代这里江面开阔,石门狭窄,一过石门,江面突宽,夕阳西下,则云兴霞蔚,红波潋滟,故有“石门返照”之称。清代,江为流沙淤寒,船行改道,石门遂为僻境。

南海石门戍怀古(1)(唐)陈陶汉家征百越(2),落地丧貔貅(3)。大野朱旗没(4),长江赤血流(5)。鬼神寻覆族(6),宫庙变荒丘。唯有朝台月(7),千年照戍楼。

石门道中(8)

(清)梁佩兰

江势纡回不觉遥,好风吹趁石门潮。

人行沙岸看枫叶,鹤立秋田啄黍苗。

寺影半间遮谷口,泉声一道出山腰。

旧时刺史荒祠在(9),蘋藻无因荐暮朝(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