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古称洱河、叶榆泽、昆弥川。在大理城东约2公里。因形似人耳,风浪如海而得名。北起洱源,南至下关,长40公里,东西平均宽7至8公里。湖水清碧,波光粼粼。每当风和日丽,苍山银峰,一一倒插海底,素有“银苍玉洱”之誉。

人月圆

(明)杨慎

泛大理海子(1)

好风两日相迎送,渺渺碧波平(2)。玉几云凭(3),金梭烟织(4),宝刹霞明(5)。

邀散神仙(6),寻闲洲岛,上小蓬瀛(7)。海流东逝,海天南望,海月西生。

泛西洱河(8)

(明)邓渼

觞豆笙歌载两头(9),春风徐漾木兰舟。

鱼龙徙族闻中夜(10),蒲柳分行辨四洲(11)。

弓月全临堤影出,莲峰遥学浪花浮。

清尊满泛空明月,宛在蒹葭白露秋(12)。

洱水观澜阁(13)

(明)方沆

高楼百尺俯江湾(14),尊酒相将破客颜(15)。

南去分流转黑水(16),西来倒影见苍山。

江村秋冷鱼龙卧,岛屿沙明鹳鹤闲(17)。

最是临流惬幽兴,夜深酩酊不知还。

新秋同诸君泛舟大理海子和升庵太史原韵(18)

(清)徐崇岳

云拖大壑野阴浮(19),三塔如帆挂乱流(20)。

白国山河开玉斧(21),苍峰烟雨下渔舟(22)。

醉提如意尊前舞(23),笑拾支机汉上游(24)。

归遇君平须借问(25),可曾夜夜看清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