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几首歪词,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在广州,见文物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刊本,天头甚宽,因而写了下面的一些字,谢注家,兼谢读者。鲁迅一九二七年在广州,修改他的《古小说钩沉》,然后说道:于是云海沉沉,星月澄碧,饕蚊遥叹,予在广州。从那时到今天,三十一年了,大陆上的饕蚊灭得差不多了,当然,革命尚未全成,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饕蚊尚多,西方世界,饕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试仿陆放翁曰: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时
二
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三
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四
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五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六
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
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七
苍龙: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前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八
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九
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十
三十一年: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旧国之国:都城。不是State,也不是Country。
十一
长沙水: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武昌鱼:三国孙权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作口号云:宁饭扬州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
十二
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写于1958年12月21日,首次刊于《毛泽东文集》第7卷,后收入《毛泽东文艺论集》。
这是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写的批注。
“鲁迅”一段的史实应是:鲁迅1927年在广州编校《唐宋传奇集》,作《序例》,文末题记:“时大夜弥天,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原文记述有误。
“二”是为《沁园春·长沙》的批注。
“三”是为《菩萨蛮·黄鹤楼》的批注。
“四”是为《清平乐·会昌》的批注。
“五”是为《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的批注。
“六”是为《七律·长征》的批注。
“七”是为《清平乐·六盘山》的批注。
“八”是为《念奴娇·昆仑》的批注。
“九”是为《沁园春·雪》的批注。
“十”是为《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的批注。
“十一”是为《水调歌头·游泳》的批注。
“十二”是为《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批注。
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发表后,引起轰动效应,确是“注家蜂起”。由于诗词词意的多异性和诗词含蓄的特点,历代注家对同一作品难免众说纷纭,令读者莫衷一是。当时对毛泽东诗词的注解也出现这一状况。毛泽东为自己诗词写注解(本文连同《对〈毛主席诗词〉若干词句的解释》等文),可为读者解疑,并从中得知毛泽东诗词修改经过的一些信息。至于作者对某一作品立意的解释(如《沁园春·雪》是“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读者是否可以透过作品感悟其意境,那就不一定了。因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读者不是被动接受作者的意境的,而是双方共同创造诗意。随着作品流传久远,读者更是超离作品的具体背景、事件,从“纯诗”的角度感受作品。尽管这样,毛泽东的提示,让读者多了一个思考作品的途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