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颜斶齐王各命前)》、《致柳亚子·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致柳亚子·一九四五年十月四日》。柳亚子(1887—1958),又名人权、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庐,江苏吴江人。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诗人。清末秀才。1903年入上海爱国学社读书,后加入同盟会。1909年11月,与陈去病、高天梅等在苏州创办南社,并任主任,主张以文学鼓吹民族革命。1912年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又任上海通志馆馆长和《天铎报》、《民声报》、《太平洋报》主笔。抗日战争期间,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抗战胜利后,在香港继续进行民主革命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等职。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集》等。

毛泽东和柳亚子交往甚深,多有唱和。毛泽东曾赞誉:柳先生既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你写的诗,我爱读,有意义。有千百万读者喜欢你的大作,我就是这千百万读者中的一个。(引自阎长林:《警卫毛泽东纪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刘汉民:《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集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