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年少峥嵘屈贾才”。“屈”,即屈原。《七绝·屈原》。屈原(前340?一前278?),名平,字原,相传为稊归(今属湖北)人。战国时楚国大夫、诗人。出身楚国的贵族,与楚王同姓。学识渊博,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主张联齐抗秦,因谏阻楚怀王联秦绝齐,受没落腐朽的贵族势力围攻,两次被放逐,顷襄王即位,屈原再被放逐淑浦。在湘水附近的泪罗江投江自尽,时约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诗人,195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离骚》,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后人有深远影响。作品收入《楚辞》一书中,有屈赋25篇。其中《卜居》、《渔父》等篇被认为不是屈原所作。《史记》卷84有传。

毛泽东赞赏屈原的人格及作品,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抄录了《离骚》、《九歌》全文。在上世纪50年代,他在《屈宋古音义》上作了不少圈记。1961年,他要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宋版《楚辞集注》,并在中日建交时送给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