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1898年4月,到南京水师学堂求学;1902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为改变当时的中国国民精神,到东京从事文学活动,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运动。1908年参加光复会,1909年8月回国。1911年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全事等职。1926年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讲师、教授。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开始和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彻底放弃了进化论,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一直坚持用笔战斗。著作及译著收入《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鲁迅日记》、《鲁迅书信集》等。其诗论、诗作收入《鲁迅诗话》、《鲁迅诗集》、《鲁迅诗全编》等。
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毕生推崇鲁迅。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论述,成为鲁迅研究的著名论断。在中国历代作家中,惟有鲁迅得到毛泽东终生厚爱,赞声不断。这不仅是因为鲁迅精神与毛泽东倡导的极为一致,而且鲁迅的气质,也与毛泽东极其相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