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毛诗《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鲲鹏”作贬义用(一般作褒义用),借喻为国民党反动派,从而衬托人民力量的强大。
《念奴娇·鸟儿问答》的“鲲鹏”是马列主义和革命人民力量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