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它描绘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空想社会。他把桃花源写得美好、纯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十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清·顾炎武(1613— 1682)《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
毛诗不过是借用“桃花源”罢了,不可以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绝对等同。毛泽东当时对“大跃进”、人民公社豪情满怀,他深信向往的“桃花源”会“可耕田”,会更美。故毛诗就其畅想的一面,也有与陶渊明某些心灵相通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