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玉谿生诗详注》。唐诗别集注本。玉谿生,李商隐号。清冯浩注。浩字养吾,号孟亭,桐乡(今属浙江)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入翰林,充国史馆编修,升御史。病归后主常州、浙东西诸书院讲席。又撰有《樊南文集详注》。冯氏因“惜诸家所注,各有踳驳附会,《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各有歧误,爰细意钩核,发诗文之含蕴,以详谱其行年”(钱陈群序)。不仅在未见义山佚文条件下考出其相当确切之生卒年,且对其生平经历与交游中一系列重要事件及有关时代政治背景作出考证,改订朱、程旧谱,改旧本次第,按年编诗,为义山诗研究提供知人论世之坚实基础。其注释广采前此及同时学者之丰富成果,除纪昀《玉谿生诗说》、屈复《玉谿生诗意》外,其他诸家笺注评点,如朱鹤龄、程梦星、姚培谦、徐逢源笺注本,陆昆曾专解七律刊本,以及冯舒、冯班、田兰芳、何焯、钱良择、杨守智、袁彪诸家评本,均加节采,“存其是,补其阙,正其误”(《笺注发凡》)。在征事、解词、释意等方面较前人更为详赡精切。生平行踪考证中如江乡、巴蜀之游虽有出于参悟,证据不足之弊,解说无题一类篇章时亦每有穿凿附会之嫌,然就总体而言,此书洵为义山诗笺注中最有价值之著作。是编初刊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4卷(卷首1卷,编年诗2卷,未编年诗1卷)。四十五年重刻,与初刊本相较,大半如出两手。嘉庆元年(1796)复出增刻本,改为8卷,内容较重刻本亦多有更改,为冯氏晚年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据德聚堂乾隆四十五年重刻本标点排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