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


宋时最具严整体系与理论建树之诗话著作。严羽撰。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末著名诗论家。生卒年未详,约活动于宁宗、理宗二朝。著诗集《沧浪先生吟卷》2卷,明清刻本附《诗话》1卷。《诗话》共分五部分: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末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简述其论诗大旨,可参阅。“诗辩”阐述理论纲领;“诗体”探其体制流变;“诗法”介绍创作法则;“诗评”批评作家作品;“考证”则杂以学术考证。五部分互相联系,互为阐发,构成其诗论体系,于诗话史上具开拓意义。宋时江西诗派倡“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变革唐风。沧浪之作,以禅喻诗,针对江西诗派之弊加以抨击。其诗论主张辨体立“识”,自然悟入;理论核心为“诗有别才”、“别趣”之说,强调诗人创作思维具直觉性之特殊美学规律。其论唐诗,多精辟独到之见,如论唐诗发展分“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开后世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之说;提倡以“盛唐为师”,认为盛唐诗风“雄浑悲壮”,要求枕藉观李杜二集,然后“博取盛唐名家”,久之自然悟入;以为“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臻于艺术妙境,孟浩然胜于韩愈者,“一味妙悟而已”等。其理论影响极大,后世诗论家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禛等,唐诗总集如《唐音》《唐诗品汇》《唐诗别裁》等,均深受其影响。历代毁誉参半。清冯班著《严氏纠谬》以攻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谓“为此一家之言,以救一时之弊”,诚为笃论。《诗话》最早见于南宋末刊行《诗人玉屑》辑录;附于诗集后之《诗话》,以明正德本为最早;别出者以《適园丛书》本较完备;注本有胡鉴、王玮庆、胡才甫、郭绍虞等数种,以今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为最佳,合校、注、笺三者为一,精审宏富,可资参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出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