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金针集》。诗格。题唐白居易撰。《郡斋读书志》卷二十及《宋史·艺文志八》均著录为3卷。而《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则录为一卷。可知自北宋以来,其书有两种版本流行于世。一卷本当据《吟窗杂录》,与三卷本不同。晁公武云:“居易自谓与刘禹锡、元稹皆以诗擅名当世,撮诗之体要为一格,以病得针而愈,诗亦犹是也。故曰《金针集》。”然此类书实与科举考试有关,《因话录》卷三尝云,白居易等五人“为场中词赋之最,言程式者,宗此五人”。《风骚要式》亦引白氏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则《金针诗格》者,授人以金针之谓。宋人征引此书,以北宋范温《诗眼》为最早。今流传者为1卷本,且内容与旧题梅尧臣之《续金针诗格》大致相类。《郡斋读书志》谓“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则是今本究出何人之手,殊难确定。以今本观之,此书所述多为诗法之类。又有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凡17目,前7目颇有类同于崔融诗格所标之十体者。《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以为赝作,故云“称白氏,尤非也”。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及《诗学指南》本。今人整理者有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