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传记兼诗文评。元辛文房撰。文房字良史,西域人。张雨《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韵》(《句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卷四)云“岁开环甲纪”,元泰定元年干支为甲子(1324),则文房此时在朝中任省郎之职。张雨为元代前期诗人(1277-1348),辛文房当与之同时。曾游历江南,抵浙江桐庐一带(《唐才子传》卷六《徐凝传》)。能诗,与元诗四大家之一之杨载齐名(见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有诗集《披沙集》(见元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卷二《辛良史披沙集诗》),已佚,元苏天爵《国朝文类》载其诗二首。《唐才子传》10卷,成书于元成宗大德甲辰(1304),书前《引》论曰:“异方之士,弱冠斐然,狃于见闻,岂所能尽”,则系其早年所作。书内立专传者278人,附见者120人,共记述初唐至五代诗家398人,大致按时代与科第先后排列。各篇内容,一般包括传略、诗评及著作流传情况,少数小传之后列有附论。《引》论称著者撰写此书时“游目简编,宅心史集”。从书中具体记述看,采集史书、文集、笔记、小说中之材料确甚多,如其中元以后已佚失之唐人登科记之材料,对于研究有唐一代诗人,特别是中晚唐诗人,颇有参考价值。但著者于材料之搜集、排比工作中随意性颇大,书中疏误之处亦随时可见。明初杨士奇已指出其选录不当及“杂以臆见”之病(《东里文集》卷一〇《书唐才子传后》),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指摘云:“他如谓骆宾王与宋之问倡和灵隐寺中,谓《中兴间气集》为高適所选,谓李商隐为广州都督,谓唐人效杜甫者惟唐彦廉一人,乖舛不一而足。盖文房抄缀繁富,或未暇检详,故谬误牴牾,往往杂见。”《提要》所述,仅为举例,其他尚多,记载著作流传情况大多仅据史志与宋时分目,亦有不确切之处。此书元时为10卷,明初编《永乐大典》,将其全书收入“传”字韵内,至清乾隆时修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传”字韵各卷已佚,而10卷单刻本国内亦已失传,四库馆臣遂从《永乐大典》残存各卷所引辑录,仅得243人,附传44人,编为8卷,列入《四库全书》。此8卷为断简残篇之辑佚本,且几经抄辑,已非原貌。日本则流传有10卷之元刊本,清光绪间杨守敬出使日本,访得其书,后黎庶昌以珂罗版影印,传入国内。日本尚有据元刊本翻印之五山版本(刻于十四世纪后期),《佚存丛书》本(刻于1802年)。《佚存》本传入中国后,中国学者以《四库》本与之对校,又先后刻印数种,较佳者有三间草堂本(嘉庆十年,1805),《指海》本(钱熙祚校刊,道光二十二年,1842)。当代学者研究、整理此书者,日本有布目潮讽、中村乔合著之《唐才子传之研究》(日本亚洲史研究会出版,1972),国内有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1995)等。《唐才子传校笺》由三十几位研究者合作完成,影响最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