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此诗托一士兵自述,言天宝后丧乱景象。此一士兵于邺城溃败后返乡,又被本州征召服役,家破人亡,孑然一身,无人可以告别,故题称《无家别》。诗分两截,前14句,写士兵乱后返乡所见,故里残破荒凉,凄凉之景令人悚然。后18句叙士兵重被征召,心绪甚为痛苦,仍作自慰语,寓悲愤于旷达之中。刘辰翁评曰:“写至此,亦无复余恨,此其泣神鬼者。”(《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卷五引)诗末“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情感由沉痛转为激昂,清浦起龙曰:“‘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读社心解》卷一)浦氏之见,于读“三吏”“三别”见地最深。明王嗣奭曰:“上数章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杜诗详注》卷七引)盛唐诗人亲身经历安史之乱者颇多,然其记述战乱之诗,能与“三吏”“三别”相比肩者绝少,可知王嗣奭所论,并非过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