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此诗当为玄宗开元中期或中期以前所写,初非一时一地之作,盖以其用同一乐府旧题,又同为七绝,《全唐诗》编者乃汇为一组。其一、二抒征人久戍思家之情。其三写将军上表请求掩埋古战场之荒骨以慰征人。其四写将士克敌卫国之豪情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上句将边地荒凉、敌军强悍、战事漫长概括无遗,下句反跌出金甲可穿而壮志终不销磨之意,掷地有声,雄健有力,历来脍炙人口。然明唐汝询以为此诗“言冒风沙而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邪?”(《唐诗解》卷二六)清沈德潜、黄牧邨亦主此说,然与前三句宏阔悲壮之景、事颇不侔,未可取。其五写唐军士气之高昂与战胜之喜悦。“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二句,以风狂沙骤、日色昏黄之西部典型气候,反衬唐军将士不畏艰险之气概,大处落墨,精炼传神。其六写将军奉诏专征,充满必胜信念。其七写健儿倚仗亭候、观察烽火、警惕敌情之日常戍边生活。凡此七篇,并意态雄健,音节高亮,言微旨远,语浅情深。青海,即今青海境青海湖。玉门关,唐时关址在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一带。吐谷浑,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名。《新唐书·西域传》曰:“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