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是年五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鄜州即今陕西富县。秋八月,只身奔赴行在,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拘禁长安。此诗即写乱离岁月,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挚动人,其表现手法更独具匠心,故清纪昀曰:“入手便摆脱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后四句又纯为预拟之词,通篇无一笔着正面,机轴奇绝。”(《瀛奎律髓刊误》卷二二)清浦起龙评:“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宛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卷三)次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尤隐曲委宛,寓意特深。明王嗣奭于是句之剖析至深至当,曰:“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之不能思,又进一层。”“孟子言‘穷民无告’,盖人处苦难,若有亲人讲话,犹可过日,若寡妇无夫,苦向谁说?今闺中看月者,儿女尚小,虽与言父在长安,全然不解。有夫而与无夫同,其苦可胜道耶?”(《杜臆》卷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