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题一作《金陵怀古》,误。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途中作此诗。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一说在今湖北黄石)长江边,山势竦峭,为六朝著名军事要塞。刘禹锡因西塞山而咏晋、吴兴亡史事,慨叹山川之险不足恃,而分裂割据终归统一。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吴主孙皓用铁链横江抵挡晋军,终不免求降亡国之事实,说明长江天堑之不足凭恃,暗点题旨,语带讥讽。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以江山依旧衬托六朝兴亡之频繁倏忽,切题抒感,精警圆熟。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形势日趋严重。诗人托古讽今,既以警诫拥兵割据者,又以讽喻不知居安思危之朝廷。此诗为中唐咏史名篇。相传白居易将此诗比作“骊龙之珠”(《鉴诫录》卷七《四公会》)。清薛雪称此诗:“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一瓢诗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