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墨翰,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此诗作于何年尚难确定。多数杜集编注者以为乃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作,较为可信。清仇兆鳌曰:“此为后生讥诮前贤而作,语多跌宕讽刺,故云戏也。”(《杜诗详注》卷一一)而杜甫又不欲“自以为是”,故题作“戏为”。其时诗学界颇有“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之风气,鄙薄庾信、“四杰”,否定齐梁以来之文学创作。此诗即为纠正此弊而发。六首内容统一,前后连贯,乃完整之组诗。前三首,批评“后生”对庾信、“四杰”等前贤之讥嗤、鄙薄,予庾信、“四杰”以正确评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乃此两方面内容之高度概括。尔曹,指讥诮“四杰”之后生辈;不废,犹不害,不伤,无损。江河万古流,比喻“四杰”之名声与作品,当如江河万古长流。后三首,则是杜甫以自己之学习与创作体验,现身说法教诲后生。“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今人指当代之人。古人指汉魏以前作者。清浦起龙日:“统言今人,则齐梁而下,四杰而外皆是。统言古人,则汉魏以上,风骚以还皆是。”(《读杜心解》卷六)二句意为:不菲薄今人,亦爱古人,若有清词丽句之作品,定当学习效法。或谓“不薄”读断,意为今人之爱古人,我不菲薄。此解与诗旨不符。杜甫于《戏为六绝句》中集中而又较系统地发表论诗观点,开以绝句论诗之先河。卢世漼曰:“子美平生好古怜才,论文求友,一片真精神毕见于此。”(《杜诗胥抄馀论》)清乾隆帝曰:“以诗论文,于绝句中,又属创体。此元好问《论诗绝句》之滥觞也。”(《唐宋诗醇》卷一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