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约作于宪宗元和五(810)、六(811)年间,其时李贺在长安官奉礼郎,有缘接触京师著名艺人。李凭为宫廷乐师,善弹箜篌。箜篌本为“胡乐”,约于东晋武帝时由西域传入。在唐十部乐中,西凉、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等伎乐皆用二十三弦之竖箜篌。此诗赞赏李凭演奏箜篌之精湛乐艺,用多种手法摹写乐声之优美动听,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玉碎、凤叫,即以声拟声;芙蓉泣、兰笑,则以表情喻声情。又如“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乃诗中惊人之句,言箜篌之声忽如补天之石破裂,引起秋雨大作,想象奇幻,词采浓丽。种种非现实之意象,用为比喻,荒诞虚幻,“出神入幽,无一字落恒人蹊径。”(《唐宋诗举要》卷二引吴汝纶语)此诗为李贺描写音乐之名篇。清方世举曰:“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李长吉诗集批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