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资治通鉴》卷二一六记唐玄宗天宝十载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此诗之时代背景如此,杜甫此作乃史实之艺术深化。明单复曰:“此诗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故托汉武以讽,其辞可哀也。先言人哭,后言鬼哭,中言内郡凋弊,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乱所由起也。”(《读杜诗愚得》卷一)全诗揭示唐玄宗穷兵黩武所造成之巨大灾难,纯用客观叙述之表现手法,前半摹写送别惨状,是纪事;后半传达征夫的诉苦之词,是记言。清杨伦《杜诗镜铨》卷一曰:“通篇设为役夫问答之词,乃风人遗格。”激昂悲越,感人肺腑。“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二句,更是一针见血,悲愤激越,深得后人激赏。咸阳桥,又名西渭桥、便桥,在今陕西咸阳东南渭河上。山东,泛指华山以东广大地区。关西,唐时泛指故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或潼关(在今陕西)以西地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