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此诗至德二载(757)秋至鄜州时作。是年五月,肃宗任杜甫为左拾遗,乃属门下省之谏官。不久即因上疏为宰相房琯辩解而触怒肃宗,幸得张镐说解,方得免罪。八月,肃宗允其回鄜州探家,实乃有意疏远之。时值国家残破,皇帝蒙尘,百姓涂炭,而诗人始得效力国家之机会,又被仓促疏退,心情十分复杂而悲痛。回羌村后,即写下此一组诗。羌村旧址,在今陕西富县岔口乡大申号村。诗三首,其一述久别家室,忽还羌村,亲人相聚,惊喜交集之状。其二叙述归家后寂寥郁闷之心情。其三叙述邻里父老携酒相问之情景。三首浑然一气,语言质朴,真挚动人。故明王慎中评此诗:“一字一句,镂出肺肠,令人莫之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杜诗五家评》卷二)清李因笃亦解析曰:“遭乱生还,事出意外,仓卒情景,历历叙出,叙事之工不必言,尤妙在笔力高古,愈质愈雅。”(《杜诗集评》卷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二句,写亲人乱离重逢之情状,尤为逼真传神。清仇兆鳌曰:“乱后忽归,猝然怪惊,有疑鬼疑人之意,‘偶然遂’,死方幸免,‘如梦寐’,生恐未真。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是用杜句。陈后山诗:‘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是翻杜句。”(《杜诗详注》卷五)颇有助于对此二句之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