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至德二载(757)三月,杜甫在长安陷贼中时所作。写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殷忧极痛。极为历代诗家所称道。明胡应麟称其“浓淡深浅,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诗薮》内编卷五)全诗以景托情,以情染景,自然春光宜人花鸟景物,无不着人情思。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长安沦陷后之荒凉残破,元赵汸曰:“国以社稷为重,今惟山河在,可见社稷几亡;城以居民人,今惟草木深,可见民人殆尽。”(《杜律五言注解》卷上)是时玄宗奔蜀,肃宗移驻凤翔,君主蒙尘,万姓罹难,真可谓国将不国。次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花香鸟语,更增诗人凄楚之感。宋司马光曰:“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温公诗话》)“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极写对家人之怀念。“连三月”,谓禄山祸起,至今已两逢三月,是言祸乱之久,家人生死未卜,尤为悬念。故清佚名《杜诗言志》卷三云:“所望者家书耳,而道路阻绝,邮寄无从,不啻万金之难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