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决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因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花门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元载(756)九月,亦即玄宗天宝十五载。是年六月十二日,明皇仓促奔蜀,据《旧唐书·玄宗纪》:“六月乙未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七月甲子,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禄山攻入长安后,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驸马于崇仁坊,继而又杀皇孙及郡、县主二十余人。时杜甫亦为叛军俘禁长安,见诸王孙流离乞丐,故作诗哀之。首段忆祸乱之始,明皇仓卒奔蜀;次段记当时王孙避乱匿身,流离颠沛之状;末段陈国家乱极将治之机,对王孙而发,亦是诗人自我之安慰,又反复叮咛,谨慎勿疏,以避祸害。宋刘辰翁评是诗:“忠臣之盛心,仓卒之隐语,备尽情态。”(《评点千家注》卷三)明王嗣奭则曰:“通篇哀痛顾惜,潦倒淋漓,似乱似整,断而复续,无一懈语,无一死字,真下笔有神。”(《杜臆》卷二)诗中所说“延秋门”,据《长安志》,“苑中宫庭凡二十四所,西面二门,南曰延秋门”。玄宗幸蜀,自苑西门出,由便桥渡渭,自咸阳望马嵬而西。朔方健儿,指哥舒翰军,时哥舒将河陇朔方兵及蕃兵共二十万拒敌,一日之间为贼兵击溃。五陵,指唐五陵言,即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