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此诗为代宗大历元年(766)末,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时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均已去世,蜀中又正经历崔旰之乱。杜甫宿于西阁,寒宵雪霁,霜天欲晓,不能成寐,有感于战乱不息、身世飘零而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二句,是阁上所闻所见。《通典》卷一四九“兵二”:“军城及野营行军在外,日出日没时挝鼓千捶。三百三十三捶为一通。鼓声止,角声动,吹十二声为一叠。角声止,鼓声动,如此三角三鼓,而昏明毕之。”三峡,西陵峡、瞿唐峡、巫峡。星河,指银河。吴见思曰:“三、四顶‘寒宵’句。天霁则鼓角益响,而又在五更之时,故声悲壮。天霁则星辰益朗,而又映三峡之水,故影动摇也。”(《杜诗论文》卷四〇)蒋弱六曰:“三峡最湍激处,加霜雪照耀,故见星河动摇。又在声悲壮里觉得,足令人惊心动魄。”(《杜诗镜铨》卷一五引)张性曰:“二句雄浑浏亮,冠绝古今。”(《杜律演义》后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