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宋蜀本《王摩诘文集》诗题注云“时年十九”,则作于开元七年(719)。桃花源传说约于晋、宋间已流传于南方,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后,文人墨客争相摹写,然佳作不多。“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四)陶诗已称名篇,如邯郸学步,必难成佳制。王诗变换陶诗主题,将对世外人境之向往,变为对仙境之憧憬。桃花源无处寻觅作结。全诗按《桃花源记》原有顺序抒写,清沈德潜曰:“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唐诗别裁》卷五)故清翁方纲云:“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卷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