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正月,以严武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成都尹。因严武再次镇蜀,杜甫遂于是年三月回成都。六月,经严武推荐,杜甫得任节度使府,官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此诗即作于任职后之秋天,独宿节度使府中时。府,即幕府。古代军队出征,将帅以帐幕为府署,后遂用作地方军政长官与节度使衙门之代称。诗中写独宿不寐,所见所闻之景与抑郁寂寞之心境;感慨战乱连年、音书隔绝、归路艰难及其多年流离之苦。末联所谓“强移栖息一枝安”云云,表明此次勉强充任幕僚,仅为聊以栖身,并非本愿。“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联,自语,指角声,言其如怨如诉,犹如自语。南朝乐府《神弦歌》:“破纸窗间自语。”中天,即天之中央,犹云当空。二句均为上五下二句式,于“悲”“好”处略顿。“月色好”而云“谁看”,可见其无情无绪之心境。二句意境凄清,烘托出独宿时凄凉孤寂境况。张性曰:“第二联雄壮工致,当时夜深无寐,独宿之情宛然可见。”(《杜律演义》前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