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作《九日登高》。原诗总题作《九日五首》。其一为七律,其二、其三为五律,其四为五排。前四首均无小题,惟此第五首加“登高”二字。五首皆代宗大历二年(766)秋杜甫在夔州作。此诗为重阳节登高咏怀之作。前四句写登高所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触发之情怀。诗融情于景,又即景生情。前半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之孤独悲凉心境;后半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滞留远方,衰老多病之悲苦境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句,从大处落笔,给人以壮阔悲凉之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二句,层次丰富。远离故乡,故曰万里。秋色、秋气,惨凄衰飒,本已令人生悲,况滞留异乡,多病衰老之诗人,岂不更易起悲伤之感?故云“悲秋”。久为羁旅之人故云常作客。百年,犹一生。多病,杜甫其时患有多种疾病,且历时已久。独登台,言杜甫一人登高。此两句熔铸入七八层意思,语言极为凝炼。八句皆对,自然而又工稳。为杜甫最著名之七律,亦为杜诗中大气盘旋、沉郁悲壮风格之代表作。明胡应麟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内编卷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