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时歌


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春。题下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郑虔为杜甫好友,擅长诗、书、画,玄宗称之为“三绝”。郑虔才学过人,而遭遇坎坷,广文馆博士实属清冷之闲官。时杜甫困居长安已达九载,穷愁潦倒,比之郑虔遭遇更恶。二人同病相怜,过从甚密,痛饮狂歌,将一腔牢落不平之气,聊寄于曲蘖,以求自遣,故名之曰《醉时歌》,悲慨豪宕,兼而有之。明王嗣奭曰:“此篇总是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非真谓垂名无用,非真薄儒术,非真齐孔、跖,亦非真以酒为乐也。杜诗‘沉醉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即此诗之解。”(《杜臆》卷一)“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二联,春酌指酒,檐花有三解:一指檐前之花,一云檐前夜雨细如花,一云檐花为檐雨之名。似以前解为长。清人方东树曰:“‘清夜’四句,惊天动地。此老胸襟笔性惯如此,他人不敢望也。”(《昭昧詹言》卷一二)杜陵在今西安市南,古杜伯国,秦时为杜县地,因汉宣帝葬此,故曰杜陵。杜甫尝居于此,故自称“杜陵野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